详细信息
执行标准 |
|
产品类别 |
|
产品规格 |
|
卫生许可证 |
|
成份 |
|
性状 |
|
不良反应 |
|
注意事项 |
|
禁忌 |
|
贮藏 |
|
保质期 |
|
备注 |
|
产品介绍:
二氢氯沙丙蝶呤技术转让
一、药物基本情况
1.1申报类型及进度:已完成产品小试,属化药申请3.1类
1.2通用名:二氢氯沙丙蝶呤
1.3英文名称:Sapropterin dihydrochloride
1.4成份:二氢氯沙丙蝶呤
1.5规格:100mg
1.6适应症:用于治疗新型苯丙酮尿症(PKU)。
1.7用法用量:Kuvan适应症为能够降低对四氢生物蝶呤(BH4)有应答的PKU导致的高苯丙氨酸血症(HPA)患者血液中Phe的浓度,它必须同时伴随给予低Phe饮食。该疗法必须先服用1个月起始剂量为10mg/kg/天的Kuvan,以确定患者对是否该药有应答,如果无应答可增加剂量到20mg/kg/天,直至服药1个月。在对Kuvan有应答的患者中,Kuvan剂量可在5~20mg/kg/天的范围内进行调整。
1.8剂型:片剂
二、项目特点
PKU是人类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。患者某一常染色体上的基因P突变成基因p,隐性纯型合子(p/p)的人,由于肝脏不能产生苯丙氨酸(Phe)羟化酶,以致食物蛋白质中的苯丙氨酸不能变成p-羟苯丙酮酸,而只能变成苯丙酮酸。苯丙酮酸在血液中过量积累,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,引起智力衰退,同时还抑制了黑色素的产生,因此患者的肤色和发色都很浅。
共有4项临床试验评价了Kuvan应用于PKU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:
Study 1:该试验是一项多中心、开放、非对照性临床试验,共纳入了489例年龄在8至48岁(平均年龄22岁)的PKU患者,这些受试者基线血液Phe浓度不低于450μmol/L且未接受低Phe饮食。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为期8天,给予10mg/kg/天的Kuvan治疗。与基线相比,血液Phe浓度下降大于或等于30%被定义为对Kuvan治疗有应答。8天治疗结果显示96例患者(20%)对Kuvan治疗有应答。
Study 2:该试验是一项多中心、双盲、安慰剂对照性临床试验,共纳入了88例在Study 1研究中对Kuvan治疗有应答的PKU患者。在经历清洗期后,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Kuvan 10mg/kg/天治疗组(N=41)或安慰剂组(N=47)接受为期6周的治疗。6周后对比两组血液Phe浓度相对基线值的变化情况来评价有效性。研究结果显示:Kuvan治疗组6周后的平均Phe血浓度下降了239μmol/L(29%),而安慰剂组仅为6μmol/L(3%);该结果有统计学显著差异(P < 0.001);Kuvan治疗组治疗1周后Phe血浓度即发生变化并维持到第6周。
Study 3:该试验是一项多中心、开放、扩展性临床试验,共纳入了80例在Study 1研究中对Kuvan治疗有应答并完成了Study 2研究的PKU患者。该试验设计患者依次接受3个Kuvan剂量组(5、20、10mg/kg/天),每个剂量组持续治疗2周,每个剂量结束后平价Phe血浓度。结果显示,基线平均Phe血浓度为(844±398)μmol/L;在5、10、20mg/kg/天的3个剂量治疗结束后平均Phe血浓度分别为(744±384)μmol/L、(640±382)μmol/L和(581±399) μmol/L。
Study 4:该试验是一项多中心、开放性临床试验,共纳入了90例年龄在4至12岁的儿童PKU患者。这些受试者基线血液Phe浓度不高于480μmol/L且正接受低Phe饮食。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为期8天,给予20mg/kg/天的Kuvan治疗。与基线相比,血液Phe浓度下降大于或等于30%被定义为对Kuvan治疗有应答。8天治疗结果显示50例患者(56%)对Kuvan治疗有应答。
三、国内外研发状况
2007年12月13日,BioMarin制药公司宣布第一个苯丙酮尿症(phenylketonuria,PKU)治疗药物Kuvan®(sapropterin dihydrochloride,二氢氯沙丙蝶呤)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。
该品种目前尚无单位进行申报。
四、知识产权状况
本品不涉及侵犯他人专利的情况。
五、推荐依据及理由
本品可限制苯丙氨酸在体内的异常蓄积。本品为首个获准的针对PKU 治疗的药物。